当前位置:首页-文章-AI学习-正文

DeepSeek爆火后,我发现的与 AI 沟通十大神技

关注启职鹿公众号
在 AI 盛行的时代,你真的会与它沟通吗?快来 “人生使用上学院” 一探究竟!本文将为你揭晓与 AI 沟通的十大实用方法。从明确需求、给 AI 设定身份,到提出具体指令、不懂就问,每个技巧都能让你与 AI 的互动更高效。学会这些方法,不仅能避免被 AI 误导,还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让其成为得力助手。无论是写文案、做研究还是处理工作事务,AI 都能在你的巧妙引导下提供更优质的帮助。赶紧收藏学习,开启与 AI 的高效沟通之旅吧!

今天是清明小长假结束后的第一天,阳光暖暖地洒在窗前,给新一周带来了满满的活力。刚好我要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你,也就是如何与 AI 沟通。现在像 DeepSake 这样的工具已经出现,人们使用 AI 越来越频繁。去年我的同事们需要很麻烦要用各种软件才能使用 Copilot 或者 ChatGPT这种国外的AI工具,现在,各种中文 AI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那么,究竟该如何与 AI 沟通呢?其实你可能听过这样的说法:你不会被 AI 取代,只会被会使用 AI 的人取代。而且使用 AI 比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更容易入门。就像我们以前学习写汉字,写了好几年才写得像模像样,而 AI 却能让人迅速上手。即便你不会编程,也能轻松让 AI 帮忙编写程序。那么,与 AI 沟通的十大方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

很多人在 AI 尚未普及的时候,就对它妄加评论,把它形容得神乎其神,比如 DeepSake 横空出世时,有人说它是拥有独特招式的神兵利器,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复杂。普通用户使用 AI 就像拿起一把菜刀一样简单,而且越用越熟练,你会逐渐了解 AI 的特长,就像训练家里的狗一样(当然,我不是说 AI 像狗,只是打个比方),你会知道如何发挥它的优势。虽然 AI 不像狗那样有不同的智商,但模型的选择会影响它的表现。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与 AI 好好沟通呢?

AI 的能力决定了任务的下限,而我们的能力决定了任务的上限。这句话理解就好。也就是说,你现在使用 AI 时可能觉得不尽如人意,如果过度依赖它,甚至可能被它误导。比如我听到一个朋友说,他有个学生用 AI 写了论文大纲、研究计划参考书目等内容,每个单元都有,但负责审论文的教授恰好是这方面的专家,在溯源时发现参考书目是 AI 编造的,根本不存在,于是教授给这位同学打了不及格,你看这是不是给自己找了很大的麻烦。

我前一阵子学到的课程提到,AI 的能力决定任务下限,而你的能力决定任务上限。比如,如果你有 60 分的能力,AI 可以帮你提升到 90 分;但如果你的能力只有 30 分,AI 也很难让任务达到 60 分。AI 是在你的基础上加分,不会减分,前提是你不能一无所知就盲目相信它。如果本身能力为零,那结果自然不会好。接下来,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与 AI 沟通的十个直白技巧。

明确需求:说清楚你要什么

这听起来像是废话,但在职场上,你有没有遇到过开会时不知道会议主题,大家只是闲聊的情况呢?很多领导也说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导致大家七嘴八舌地提建议,最后会议偏离主题。与 AI 沟通时,最重要的就是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 AI 给出的结果不太令人满意呢?不要期望它一次就能给出让你满意的答案。比如,有人让 AI 写一篇不少于 3000 字的年度总结报告,如果你是 AI,你能明白他的要求吗?公司类型、总结内容都不明确,AI 只能拼凑出 3000 字。所以,与 AI 沟通时,要像点外卖一样清晰地表达需求。如果你想喝某家的酸辣汤,就要明确说出是八方云集还是其他店的,价格、特殊要求也要一并说明,不要指望 AI 能猜到你的心思。

身份认定:给 AI 一个身份

去年 ChatGPT 4 推出后,全球流行起提示词工程。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给 AI 设定一个身份。对于现在的大部分 AI 助手来说,常见的身份设定可能不需要了,因为它们在不断进步,高水平的 AI 能从你的问题中推断出你希望它扮演的角色。但在做一些复杂任务时,如果 AI 给出的答案过于笼统、敷衍,你可以给它更明确的身份提示。

比如,你可以说 “你现在是一位资深健身教练,擅长为上班族设计训练计划,这位上班族每天对着电脑屏幕超过五小时,他真正的空闲时间是 [具体时间]”,这样 AI 就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给出答案。你也可以对 AI 说 “我是一名博士生,你是我的学术研究助手,专门帮我查找学术资料,一定要提供真实准确的资料,不要编造”。

我曾经让公司的人用 AI 写文案,一开始只是简单说写吸尘器文案,结果写出来的内容杂乱肤浅。后来我把吸尘器的功能、特点详细告知 AI,它就写出了符合要求的文案。如果觉得文案通顺但缺乏亮点,还可以让 AI 提供更吸引人的说法或标题,它会进一步优化。这也说明了,你的能力上限决定了 AI 能为你提升的下限。

具体指令:要求越具体,AI 越聪明

要求越具体,AI 越聪明。比如 “漂亮的女孩”,每个人对漂亮的标准都不同。走进服装店,男生、女生和大妈挑选漂亮衣服的风格可能各不相同。AI 也是如此,在让它输出内容时,不要提抽象的要求,比如 “有趣一点”“好笑一点”“有深度一点”,你可以具体地说 “用反转的故事手法来写”“采用倒叙法”,还可以要求内容里出现热播影片的经典台词,比如《重症外科医师》的台词,或者希腊哲学家的话,并且把篇幅控制在 300 字以内,这样 AI 就不会写出 3000 字的内容了。把 AI 当成 “直男”,给它明确的指令,就像上班族不喜欢主管给出模糊的要求一样,明确指令才能让 AI 更好地完成任务。

善于提问:不懂就问为什么

不要指望第一次与 AI 合作就能有很好的结果。即使像梅西、C 罗这样的足球巨星,上场前也需要和队友磨合。你要了解 AI 的能力边界,AI 也在努力了解你的需求和习惯。有些人第一次和 ChatGPT 或 DeepSeek 聊几句,发现 AI 答非所问就立刻否定它。

比如,有人做房地产相关工作,问 AI 在西直门的房价,AI 答错了,就认为 AI 没用。但这可能是你用错了方法,如果让 AI 根据一些资料绘制社区房价曲线,以前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现在 AI 能迅速完成。如果想用好 AI,就要多尝试,耐心与它交流,就像养育小孩一样,它会根据你的表达习惯优化回应。

如果对 AI 的回答不满意,可以反问它 “我有疑问,为什么你要这么说”,AI 很厉害,它能直接解释原因。你还可以要求 AI 用特定年龄段的语言解释问题,比如 “请用 10 岁小孩能听懂的语言解释一下彗星为什么会撞地球”,如果不满意,还可以说 “我才 8 岁,刚刚没听懂,再讲一遍”,甚至说 “我五岁”,AI 会根据你的要求调整回答。总之,懂得向 AI 提问,它能带你走进一个深入浅出的知识世界。

利用能力:借助 AI 的思考和推理能力

以 DeepSeek 的模型为例,它与之前常用的 AI 助手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自己思考和推理。就像初中数学老师带学生解题,会详细讲解从读题、找已知条件到应用公式的过程,这是在搭建思考框架。在这种推理模型出现之前,有很多文章教人们如何写高质量的指令,其中一部分就是教 AI 如何思考。但现在,AI 已经发展到能够自己理解需求、自动规划解决方案的阶段,从 DeepSake 到 OpenAI 的深度搜索功能,AI 已经成为非常厉害的助手。所以,我觉得在工作中,如果我懂得合理提问、具备逻辑思维,就不需要请其他人帮忙,AI 就能成为我的强大团队,它还能帮我完善思路。

示例引导:做一遍给你看

有时候,你期望 AI 像蛔虫一样,不提供任何资料就让它从数据库中搜索,这即使是智商 180 的人也做不到。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互相吐槽的情况,产品经理觉得设计师的设计与大众喜好相差甚远,设计师则认为产品经理的需求太模糊。所以,不要给 AI 模糊的指令,比如 “我要非常高大上的设计”“我要一种很模糊的黑暗风格”,而要把需求具象化。如果你写作能力强,可以通过举例来训练 AI。比如描述一只很像老虎的胖胖的猫,AI 可能就更容易理解。如果是卖房子,不能只给 AI 一些广告描述词,最好给它几张照片,说 “我要这种风格,你帮我设计一下”。

通俗易懂:讲人话

比如有人在讲 PPT 时,指着屏幕说 “我们看左边这个图形,这个人物的设计风格很醒目,右边人物的表情……”,在现场看 PPT 的人能明白,但如果通过广播传达,别人就不知道 “左边右边” 是什么意思。与 AI 沟通时也是如此,不要使用只有自己或特定行业能懂的语言。很多人喜欢用英文缩写、业内技术术语,或者直接提及一些没有任何说明的人名,比如罗纳尔多、梅西,不要以为 AI 一定知道你说的是足球运动员,因为世界上叫这个名字的人很多。

通俗易懂:讲人话

错了就改,别客气。AI 不会觉得你烦,你可以多次询问,问得越多,得到的答案越精确。比如让 AI 写文章,如果觉得第二段太长,就明确说 “第二段缩短一半”,不要说 “整篇文章缩短 200 字”,否则 AI 可能会乱写。如果觉得文章结尾没有力量,可以说 “在结尾的地方加上一句爱因斯坦或苏格拉底的名言”,这样 AI 就能按照你的要求修改。

多工具运用:高效解决问题

在 AI 世界里高效解决问题。善于使用 AI 的人心中会有几款常用工具,并且会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工具。比如我有时会用 DeepSeek 和 豆包,我的一个朋友比较懒。就拿 “如何与 AI 沟通” 这个话题来说,ChatGPT 可能会给出十种方法,DeepSake 也可能给出十种方法,如果我只需要五种,就可以对比两个工具给出的内容,看看有没有重复的,这就是运用多种工具的方法。

实践练习: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很多人刚开始接触 AI 时,会担心被它取代,就像很多长辈刚开始学电脑时,害怕被鼠标 “咬” 到而不敢操作一样。但 AI 的容错率很高,如果一次不行,就重新再来。最重要的是要勇于尝试,即使面对 AI 的空白聊天框不知道该问什么,也不用觉得愧疚,因为它会一直等待你的指令。毕竟它不是真人。我觉得说话讲重点、知道文章重点的人能更好地使用 AI,如果你自身能力强,还能对 AI 的内容进行修正。

现在,我们可以把写报告的文档直接丢进相关工具,然后让 AI 整理重点、列出重要参考文献,并在 100 字内写出结论,AI 已经能做得非常好了。总之,AI 很聪明,我们不能在使用它的时候变得愚蠢,要好好利用它。你期待它成为学者,它就能为你提供专业的帮助;但如果你对它没有要求,它也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

总结

以上就是与 AI 沟通的十个实用方法。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 正深度融入我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掌握这些沟通技巧,就如同握住开启未来高效生活的工具。但是,大家不要仅限这些方法,还要积极地在日常中实践运用。每一次与 AI 的交流都是一次探索和成长的机会,让我们充分挖掘 AI 的潜力,借助它提升自我,在这个智能化时代实现更大的价值,开启与 AI 协同共进的全新篇章。

本文“DeepSeek爆火后,我发现的与 AI 沟通十大神技”为本站原创作品,发布者:鹿小编,其版权均为启职鹿所有。
严禁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行为,若需转载,请与service@qizhietd.com联系并取得授权确认后。请清晰标明文章来源出处以及原作者署名,共同维护良好的创作环境。
同时,启职鹿诚邀您加入我们的平台,共享您的见解与思考,携手促进职场技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