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这些事阻碍你从校园迈向职场的脚步

大家好,我是杜老师。今天想跟大家谈一个小话题:从学校到职场,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起因是上周我加校招生入职培训的结营仪式。当时我做了一个讲座,刚入职的年轻人提的一些问题让我很受触动。所以今天想聊聊这个问题。
职场情绪管理与课题分离
我觉得第一个,也是最重要、最想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是,很多人可能会说,你要好好工作、好好表现、努力做出成绩,但决定我们职场发展和职场生存体验的最重要工作是情绪管理。
我 28 岁进入单位工作,工作了 20 多年。我是个认真努力的人,但回头看,我发现自己并没有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很多精力都浪费了,浪费在无谓的情绪上。我们的精力、注意力、专注力和思考力都很有限,我把这些统称为能量。我是个敏感内向的人,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内向敏感的人进入职场后,对周边环境和人会非常敏感,这很耗费精力。特别是作为新人,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同事说的一句话、一个表情,自己做的一件事,领导的评价,甚至在走廊与领导擦肩而过时领导的眼神、微表情,都能被捕捉到,这是职场新人常有的状态。如果恰好还是个敏感的人,就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会特别耗费精力。
一天下来好像没做什么事,却特别累,就是因为太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谨小慎微。因为内心不够强大,我在这方面耗费的精力尤其多。但我想说,这些都毫无意义。如果遇到不友好的同事或接受了负面评价,耗费的精力会更多。不仅在单位里耗费精力,回到家还会琢磨,甚至会失眠。
现在回头想,如果能穿越回去,我会告诉当时年轻的自己,这些都不重要。
在职场中,周边环境和人际关系固然重要,但没必要在意周围的人是否欣赏、认同自己。来职场主要是为了提升能力,每天都应该专注于学习,让自己长出更好的专业能力,培养不可替代的能力。就算人际关系再好,自己没能力还是会没有安全感。但如果打造出了自己的能力,即便周边环境不友好,你也是自由的,随时可以离开。要是没有培养出不可替代的能力,就很容易被替代。
然而,职场新人很难做到将职业和人际关系进行课题分离。我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毕业后运气不好,刚到单位就遇到不友好的环境。有的学生就会跟我说:“老师,我不想干了,想走。” 但作为新人,刚工作两三年就想走,很难找到更合适的单位,而且也不能保证换了单位就能遇到友好的人。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会告诉他们要做课题分离,不能因为一个不友好的人就放弃工作。
年轻人很容易把人际关系和职业混为一谈,过于看重职场中的人际环境和氛围。比如遇到不友好的同事,我会问他们:“这个不友好的同事有那么重要吗?你喜欢你这份工作吗?这份工作对你的能力提升有帮助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却因为别人欺负自己就离职,这就等于承认别人主宰自己的命运,这多荒诞啊!他凭什么主宰你的命运?如果遇到对自己不友好的人,尽量规避,避免产生矛盾,在心里蔑视他,把他当成一个没有威胁的 “行走的柜子”。
人的天性就是这样,友好、安全的事物不会被我们的 “生存雷达” 捕捉到,一旦出现不友好的人,雷达就会捕捉到并放大,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很重要。但这只是人的原始天性,在原始时期,大森林里风和日丽时,我们会忽略树木花草和动物,因为这是安全信息。
但一旦有异常情况,我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过去。职场也是如此,要明白不友好的人和事没那么重要,做好防御措施就行,不要每天盯着他们夸大其影响,更不能因为他们就离职,那太可惜了。这是我们要注意的第一点,做好人际环境和自己职业成长之间的课题分离。
调整职场心理预期与人际关系认知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还要做一些心理转变。
从学校到职场,一个很大的转变是不要对得到赞赏和认同抱有太高期待。
在学校读书时,认真学习可能会得到成绩回馈和老师赞扬,但职场不同。职场都是成年人,职场关系微妙,存在利益竞争关系,大家是在分一块蛋糕,你拼命做可能会威胁到别人,不太容易得到别人的赞赏。所以职场新人要学会收敛锋芒,因为上级可能会因此感到不安全,心想:“你这么能干,是要替代我吗?” 这就是职场关系,和人品无关,是一种天然的关系。所以大家要降低这种期待,不期待别人的赞赏和认同,建立自己的成长坐标系。
比如觉得这个星期比上个星期学到了很多东西,把注意力和专注力放在自我成长上,摒弃学生时代做事情为了得到别人赞赏、羡慕、认同的习惯,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精力和情绪。
另外,在职场人际关系中,最好的职场关系不是像学生时代那样的交友关系,职场中最好的关系是平等互助、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现在有个词叫 “搭子关系”,我觉得这种关系很适合职场。
不要对职场关系期待太高,也不要强行把关系发展成好哥们、好姐妹,这也会耗费精力。而且在职场中面临利益冲突时,过于亲密的关系反而可能成为合作的阻碍或产生负面影响。最好的职场人际思维是构建更多平等互助、互利共赢的关系,大家互相帮助、共同受益,同时要保持边界,不能像好兄弟、好姐妹那样没有界限。
因为职场关系一旦出现利益冲突,可能会出现背叛的情况。
正确看待职场中的优秀同事
在职场中肯定会遇到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在应试教育中,我们习惯排名,别人第一自己就只能第二,关系容易变得紧张。但在职场中,大家一定要扭转这种敌对的思维习惯。如果身边出现优秀的人,应该把他当作学习的对象,正所谓 “三人行,必有我师”。
优秀的人是来拯救我们的,给我们树立了能力发展的榜样。身边有会打扮的人,观察他就能学会穿搭;有很会说话的人,善于学习就能掌握说话技巧。但如果觉得别人很强对自己是威胁,一边自卑一边嫉妒,那怎么成长呢?所以要转变思路。
重视职场量变过程
职场新人还需要注意,很多年轻人进入职场一两年没看到工作成绩,就觉得自己不行,或者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又或者觉得工作环境不行。在职场中,做好量变忍耐值的训练非常重要。量变忍耐值就是要容忍自己的人生中有相当长的时间处于量变阶段。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像学习那样,努力一个学期马上就能看到结果。在职场中,可能五年、十年都看不到成绩。
比如很多人说我现在教书好像还不错,但他们不知道我从 28 岁到 38 岁左右,十几年都是个小透明,每堂课我都认真讲,可一直没上榜。我很要强,就不信自己评不上,后来终于评上了心目中的最佳教师,当时激动得不行。回头看,这十几年过去了。
从我的经历来看,我觉得自己做对的一件事就是忍耐了职业中的量变时期。现在社会比较急于求成,还会不断推出一些成功范例,比如有人 32 岁就当了局长,不到 40 岁就评上了院士,但这都是少数人。大多数人都要经过量变才能实现质变,量变才是真实的人生,质变只是漫长人生中某个阶段的一个小结果。
很多人说受不了量变的过程,觉得职业没有突破。有人问我是怎么忍耐那漫长的不被认可的时期的,我觉得是我学会了找到自己享受的点。很多人觉得只有发生质变才叫快乐、满足,但如果这样想,生活中的大部分阶段我们都无法忍受。其实快乐建立在真实的人生之上,我们要学会在真实的人生里找快乐,而真实的人生就是量变,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在量变过程中的进步和改进。
比如每年讲同一门课,我每个学期讲的和去年同一学期讲的都不一样。上课的时候我会观察学生,当讲到某个知识点时,发现学生开始发困、眼神迷离甚至睡着,一般老师可能会觉得是学生不好好学习,但我会认为是自己这个地方设计得不好,没讲好。下课后我就会把这个地方记下来,回去琢磨,下次讲到这个地方时改变讲法。去年讲这个知识点把学生讲困了,今年讲的时候学生两眼发光地看着我,我就很开心。这就像每年种花,虽然花没有开得像别人那么绚烂,但每年都能看到多开了一朵,这才是普通人能抓住的快乐。
在人生的量变过程中,学会欣赏自己一年一年的进步和改进,是很快乐的事情。其实优质的人生体验和取得多少成功并没有必然联系,有的人腰缠万贯,但人生体验并不好;有的人过着平凡的生活,人生体验却可能很好。人生体验很公平,就看我们怎么看待生活,我们怎么看待自己的生活,就会得到相应的人生体验,不要受社会时钟的干扰。
社会时钟告诉我们 30 岁必须成家立业,40 岁就得财务自由,要是按照这个标准,我们会一直活在焦虑中。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节奏,有的人 40 多岁当上总统,有的人七八十岁还在竞选,每个人的人生节奏都不一样。我很佩服我的一个同学,他给我写了一封信,说他选错了专业,下了决心要回去重新参加高考,去考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他虽然会比同龄人晚一年两年,但他觉得每个人的生命时钟都不一样。我当时特别感动,觉得他是个非常勇敢的年轻人。
人生哪有那么精确,不要把人生当成做数学公式,每一步都必须走对、环环相扣,这样的人生太刻板了。希望年轻人不要被这种不良风气带偏,允许自己在快乐的量变过程中获得优质的人生体验,这才是赢家。
应对职场挫折与繁重工作的方法
在职场中遇到挫折、心情低落的时候,我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具体的方法,那就是学会书写。用书写的方式帮助自己及时整理思路、情绪,通过书写来疏解压力,自己和自己对话,这样就能疏解很多情绪。
还有,很多年轻人问工作太多怎么办。我自己也有行政工作、要上课,还在社会上做一些公益活动。我处理的方法是准备一个小本本,每天把需要做的事填到相应的日期里。虽然本本上密密麻麻都是工作,但写下来后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感到压力、慌张是因为觉得无法掌控这些工作,而做好周计划,每天看一下,就会发现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也就不害怕了。所以做计划对于应对工作繁重的情况非常重要。
学会应对无意义工作
我记得在校招生的仪式上,有个年轻人还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老师,怎么看待工作中有一些无意义的工作?我说无意义的工作在职场中太常见了。
在高校里,我也经常要应对一些无意义的工作。学会应对无意义的工作,我们才真正成熟。哪有每份工作都有意义呢?一开始看到无意义的工作,我们心里会抵触、厌烦,但很多时候又不得不做。那怎么办呢?后来我改变了思路,既然它没意义,我就对自己说半个小时搞定它。既然不值得花很多时间,我就挑战自己 15 分钟做完,看看能不能做到。15 分钟、20 分钟高度集中,迅速把一件无意义的事情做完,你会发现很有成就感,感觉自己干掉了一个 “垃圾工作”。所以很多事情转变心态就好了。
要是面对一份无意义的工作,进行哲学追问和质疑,比如 “为什么我要做这份工作?我的人生为什么是这样的?” 这只会耗费更多时间。如果没办法逃避,就用最短的时间把它做完,节省时间去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在职场中,问题层出不穷,我们不要只看眼前的得失、比较,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帮助自己最大限度地、迅速地成长。
总结与期望
希望大家牢牢记住,走向职场要有一颗单纯的心,我们是来提升能力的,如果一份工作不能让我们提升能力,那它就不是一份好工作,能力永远是第一位的。希望每一个年轻的朋友都能展现出自己精彩的人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