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回望AI三大主义与加强通识教育报告》
报告回顾人工智能自达特茅斯会议起源的三大主义发展,探讨从 ChatGPT 到 DeepSeek 的技术突破。ChatGPT 开启新变革,DeepSeek 通过系统级创新打破算力限制并开源。垂直领域学科大模型如智海 - 三乐、智海 - 录问在教育和司法领域成果显著。此外,人工智能作为通用目的技术,浙江大学积极推进其通识教育,构建课程体系、发布红皮书、开展教材研究等,提升不同人群的人工智能素养,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其广泛应用与发展。
该报告由浙江大学吴飞主讲,主要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技术突破、应用实践以及教育举措展开,探讨了人工智能从理论到应用的多方面进展,强调了其在各领域的重要影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三大主义的发展脉络:1955 年达特茅斯会议标志着人工智能诞生,会议提出七大议题 。符号主义基于逻辑推理,通过知识工程构建专家系统,但因缺乏常识面临困境;连接主义以数据驱动,借助多层神经网络学习数据关系,却存在黑箱效应和数据偏差问题;行为主义通过强化学习与环境交互进行策略学习,不过也面临地平线问题等挑战 。
从 ChatGPT 到 DeepSeek 的技术演进:ChatGPT 被视为人工智能的 “iPhone 时刻”,其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通过自监督学习、有监督微调、人类反馈强化学习训练,推动了大模型发展 。Sora 能实现从文本到视觉内容的合成,大模型遵循扩展定律,但也面临发展瓶颈 。DeepSeek 在模型算法和工程优化上系统级创新,如采用混合专家模型、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等,打破算力预期天花板,其开源模式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
垂直领域学科大模型的应用成果:垂直领域学科大模型将深度学习与专业知识结合,开辟新研究模式 。智海 - 三乐在教育领域提供多种服务,智海 - 录问在司法领域辅助庭审,提高审判效率,这些大模型在各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了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作为通用目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浙江大学成立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开设系列通识课程,出版教材,发布红皮书,明确素养内涵 。同时,积极开展教材编写和研究工作,推动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通过科普读物提升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 。
